纵观国内互联网行业20多年的发展,从2010年之前,还是群雄并起的时代,不管是腾讯还是阿里,甚至更早期的四大门户,都还不能说建立起来了互联网的第一梯队优势。
阿里巴巴也是在淘宝和支付宝的用户量日益增加之后,把阿里巴巴运作上市,同时把支付宝独立出来成立蚂蚁金服,使得蚂蚁金服的控制权掌握在了马云手中,然后把蚂蚁金服打造成为互联网金融公司。这个时候的马云,才有了投资的资本。从自己研发和运营,走向了后端,开始投资互联网公司、科技公司,然后收购股权的方式来扩大规模和影响力,进而阿里的整个经济圈开始了指数倍的增长。
腾讯其实也是一样,微信的发展其实并不比QQ多了多少用户,也不比QQ更方便聊天。最主要的是微信让微信支付走向了前端,使得腾讯拥有了微信支付这一个可以跟支付宝相媲美的金融服务。在互联网行业,风口仍然处于爆发期,哪怕100个投资中,只有10个成功的,也够了。如果这十个当中,再有一半做上市,那么就可以扩大到其他行业,并复制同样的商业模式。
入资、收购等是互联网行业扩张的常见手段。而阿里和腾讯则是因为先手了互联网金融,有了资本之后才把腾讯和阿里做大,二马也才能够轮番成为首富。而互联网时代并非一成不变,十年一个新的时机,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够持续做大。区块链技术是未来互联网技术的核心,这点是毋庸置疑的,但是区块链技术发展了10年,已经具备了了正式走向前端的条件。不管是华为、腾讯、阿里、京东甚至银联、人行等都在筹备区块链技术。那么银行、银联错过了2010年左右的互联网金融,还会错过区块链金融吗?
IDG预测区块链市场的规模
根据IDG预测,区块链的市场规模增长因子在51%,在2024年将达到24亿美元,折合人民币超过150亿,而一个行业的规模一旦超过100亿,往往会有一个呈现指数倍增长的阶段,因为百亿以上代表着将形成一个行业,那么其他行业就会横跨或者需要交叉。在此前,准备最早的不是阿里巴巴、也不是腾讯,而是:银联。
这一次实体银行没有迟疑
首先有一点是很明确的:实体银行想要自己做出来一套支付体系或者规则,是很难统一的,因为任何一个银行想要跟其他银行去对接,都会有一定的困难。这个时候,只能有央行来出手,由银联来做这个事情。早在2019年,央行就已经制定出来了一套数字货币的标准,并由银联来进行融合。
在2020年,银联第一次内部使用数字货币的时候,才知道,京东数科参与和制定了数字货币的云端技术标准。而后进行了两次数字货币的试点,线上在京东内部试点,线下在江苏进行试点。到了2021年,其实数字货币已经经历了3年的时间,为什么阿里和腾讯没有做这个呢?
因为目前的互联网金融的范畴其实还是现有货币,只能说是货币的数字化,而非数字货币,想要建立数字货币,只能由央行来出面。这也是银行体系回收金融能力的一种方式,但是银联也需要借助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和推广。银联和央行选择了京东金融,也就是京东数科。其原因,我们不再深究,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。
对于京东和银联来说,这是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,经历了互联网10年的风口期,大家都明白,一旦有了互联网金融的先手平台,下一个互联网时期可能就会变幻第一梯队,甚至未来国内出现万亿美元市值规模的互联网公司也说不定。(作者:极客小七)